災害問題現況

猜一猜

猜一猜,台灣的天然災害事件,哪一類型的災害數量占最多?

全世界天然災害頻繁、種類多元,死亡率雖較過去低,經濟損失卻逐漸增加

        全世界各地災害常常造成人命傷亡、財產損失,更造成許多人流離失所。以2017年為例,亞洲地區面對最多的天然災害,其次是美洲地區;若由重要災害指標檢視最嚴重的災害事件,可以發現:非洲獅子山共和國的坡地災害造成超過1100人死亡;美國的哈維颶風造成950億美元;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的三國水災災害影響將近27百萬人[2.1.1]

 

  回溯1900年至2021年超過一百年的全球天然災害統計資料,可發現相較於19001960年間,1960年之後的每年平均災害數量明顯增加許多,1977年之後每一年的災害事件數量皆超過100(圖1)。在這些天然災害中,多數為水文氣象類災害,包含: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颱風、颶風、熱帶氣旋等)、洪水及土石流災害等(圖2) [2.1.2]

 

災害風險不斷增加,全世界各國須正視災害風險管理

        由全球的天然災害現況中可知,每一年的災害數量居高不下。加上都市發展之影響,暴露在危害事件的人口與資產亦有增加的趨勢,使得災害風險與損失有增加的趨勢。聯合國的全球災害風險減輕評估報告(GAR),呼籲各國需要正視災害風險議題。2011年報告指出,全球災害風險有三項趨勢[2.1.3]

 

  • 近年來,災害死亡率降低,但造成的經濟損失卻提高。
  • 相較於發生頻率較高、強度較小的「廣泛型災害風險」,絕大部分的死亡人數與經濟損失是由發生頻率小但強度較大之「集中型災害風險」所造成的。
  • 潛在的社會經濟風險驅動因子將增加災害風險,例如:貧困脆弱的族群增加、不良的城鄉發展計畫、與惡化的環境生態系統等。

       

       此外,2015年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將改變天然災害的特性,並增加未來的災害風險及損失。更重要的是,這些影響並非平均分布於所有人口,而是影響部分脆弱地區及人口(例如:亞洲地區),這也引發了氣候變遷災害風險不平等分配於人口族群的公平正義議題[2.1.4]

 

       為了更有效地降低災害風險以促進人類社會的的永續發展,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UNISDR)在2015年發表了「2015-2030仙台減災綱領」,其中,明確主張受氣候變遷之影響,災害風險的頻率與強度有增加的趨勢。 因此,未來的災害風險管理任務中,不論在全球及區域層級,或是在國家及地方層級,皆必須處理「氣候變遷」的驅動因子[2.1.5]

 

臺灣的災害問題又是如何呢?


圖1.全球天然災害事件統計(1900-2022年)
資料來源: http://www.emdat.be/ [2.1.1]


圖2.全球天然災害事件種類統計(1900-2022年)
資料來源: http://www.emdat.be/ [2.1.1]